一、預算執行與分析
全面預算管理推行,從操作流程上分為五個步驟,即:預算編制、預算執行與控制、預算反饋與分析、預算調整、預算考核。
任何管理工具的推行,都是要創造價值的,而不是單純的增加職能人員和部門工作量。預算也不例外,必須重點進行預算分析。分析是為了找到預算偏差的原因,尋求縮小偏差的手段和路徑,下一年度進行改善、修正。建立“預(預算)預(預測)實(實際)差(差異)”的分析體系,即年度預算、月度預測與實際值之間的差異,預算分析的目標是要找到導致差異的根因,落實關閉差異的措施、責任人、時間進度要求等。通過預算偏差分析,反思預算目標制定中存在的問題,推動預算目標的達成,真正讓預算成為企業經營的牽引力。
預算分析會的開展過程,是不斷磨礪管理者的意志,考驗管理者的韌性,激發管理者的潛力和創造性的過程在組織內部樹立聚焦問題,關注差異,迎難而上的組織氛圍,直面經營痛點,找到解決路徑,最終達成預算目標!
二、如何調整預算?
筆者在與客戶交流過程中,很多人都很關注預算是否可以調整? 什么情況下啟動調整?預算調整后,績效目標是否也要隨著調整?
筆者認為,要從兩個維度來看待這個問題。
首先,年度全面預算是公司年度生產經營的重要依據,應遵循輕易不調整的原則,保持預算的權威性、嚴肅性和穩定性。
另外,預算編制的基礎是基于對未來的研判和假設。既然是假設,那就會存在偏離甚至誤判的情形,預算編制一般在上一年度四季度就開始了,現在全球的經濟每天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,因此一定要建立調整的機制和預算動態管理的辦法。要設置啟動預算調整的“開關”,要接受“變”的思想,但是要能預見變化、掌控變化、接受變化,不能被變化困擾。對待變化,采取僵化不動,或者放任自流,或者夸大變化,這些行為都是不可取的,都是預算推行走向失敗的預兆。
因此,設計啟動預算調整的“開關”,就非常重要。其中以下幾種情形,可供參考。
A. 市場形勢、生產條件發生重大變化,如重要產品或原料的市場價格漲跌超過預算目標一定幅度,具體比例,可以根據公司所在行業情況自行制定;
B. 國家政策發生重大變化,如:國家稅收政策、所處行業相關政策重大調整;
C. 公司戰略發生重大變化,如:業務重大戰略轉移或調整、重大并購或重組;
D. 企業出于戰略發展需要臨時增加或縮減任務,對發展規劃和經營計劃進行重大修訂;
E. 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作用,比如2020年的疫情影響,對不同業務產生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;線下服務類業務處于停滯狀態,但是線上業務反而激增。
預算調整,至少要掌握三個原則。
預算調整的系統性,要有整體觀念,全面預算牽扯到公司的整體經營,一個指標的調整,會帶來關聯指標體系的相應變化,必須站在全局的角度和經營的角度考慮,否則會影響整體經營節奏,浪費組織資源,造成混亂。
預算調整的兩面性,一般情況下,觸動調整都是由于年初預算目標達不成,就會引發自下而上目標調減的呼聲。如果形勢一片大好,業績超過目標,這時候集團預算辦公室及相關職能一定要及時啟動目標調增,否則就失去了預算的牽引作用,相應的績效指標超額完成,獎金也會大幅溢出,如果激勵與付出不成正比,會形成不良的文化和習慣,對組織長期經營非常不利。實際操作中,管理者明知業績來源于市場的向好,但不予采取預算調整的行動,就是在自毀長城,讓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預算牽引文化前功盡棄。
預算調整的關聯性,績效指標調整的前提是預算一定要調整。但是預算調整,不一定非要調整績效。這個要看當時績效任務的“門檻值、預算值、奮斗值”在績效的系數上分別是怎么設計的。要堅決杜絕“會叫的孩子有奶吃”的現象,領導單方面給個別部門調整績效,貽害無窮。